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金牌顾问 > 正文
广西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纪实-广西新闻网
- 添加时间:2021-12-09
- 文章来源:未知
- 添加者:admin
- 阅读次数: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开业两年来,门诊量达70多万人次,已筛选并推广了20项壮瑶医诊疗技术,壮瑶医药临床使用覆盖面达到70%;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治未病团队构建的“四象脾土和五脏”脾胃治未病模式,在我国华南、西南地区30余家医院应用推广,取得显著社会效益。
2010年壮医医师资格考试正式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范围。广西有2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28名桂派中医大师、196名广西名(老)中医、109名乡村名中医,构建了涵盖城乡的人才骨干网络,培养了1100多名传承人,通过组织中医名医名家走基层,向15841名村医传授中医药“十方五技”。
中医药全面参与医改,新增66种民族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17项壮瑶医诊疗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44个中药独家品种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柳州“三江模式”得到国家肯定和推广。全国首次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广西的门诊患者满意度全国排名第3名,5家中医院进入全国百强。
守正创新传瑰宝 不忘初心为健康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梁 莹 通讯员 杨艳光
以项目为载体,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落到实处。通过建设16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0家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25家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8家“定制药园”,促进中医药衍生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我区中药资源优势,加快中药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我区大健康产业发展。
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不断深入发掘中医药这座宝库中的精华,奋力开创中医药壮瑶医药振兴发展的新局面,我区中医药事业必将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传承创新推动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何将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成为不容回避的时代考题。
优良的生态环境,蕴育了丰富的民族药材资源;特有的地缘优势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让“简便验廉”的中医药壮瑶医药成为我区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
依托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广西)等平台,广西不断推动与东盟国家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成功举办5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论坛、3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巴马论坛)、11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广西中医药大学联合东盟7国编撰出版《中国-东盟传统药物志》(中英文版),广西药用植物园到老挝开展药用植物资源普查,与老挝共同编写《老挝草药典》……如今,柳州男子看外地女友乘车离去,不料收到吓人视频-广西,广西已与4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广西积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创建于1956年的广西中医药大学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独立建制的中医药院校;成立于1956年的广西中医药研究院是全国十大中医药研究院所;成立于1959年的广西药用植物园是世界最大、保存药用植物种类最多的药用植物园……
以政策为基础,构建中医药良好发展环境。我区出台系列文件,将中医药壮瑶医药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健康广西建设和发展广西健康产业的重要内容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为全面推进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2018年11月15日,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立足我区工作实际,发挥好中医药“五种资源”的优势和作用,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更加明显。
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一块“金字招牌”。
立足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未病先治”“医养结合”将中医药融入群众生活,中医药发挥着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治疗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地苏河,故乡的河??韦俊平作品展”开展-广西新闻。
服务民生促进健康
走进广西,仿佛置身药用植物的“桃花源”,罗汉果、八角、肉桂、鸡血藤、广豆根、穿心莲、猫豆等中药材不胜枚举……据统计,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广西已查清中药资源7410种,居全国前列;全区超过1000种物种的县域达到了11个,占据全国普查县的榜首……此外,广西还有近千种海洋生物资源和极具特色的壮、瑶、苗少数民族医药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广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迅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大调研,自治区领导深入中医院校、中药企业、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地考察,问计名医名家,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的政策和机制不断完善。
发挥中医药特色,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一方面,自治区将10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健康扶贫建设工程重点内容,全区三级中医医院实现对口帮扶全覆盖。另一方面,深入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据不完全统计,54个贫困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约223万亩。
??我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纪实
以科技引领,我区民族医药大健康产业加速发展。依托西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等创新平台,我区开展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近千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4项,颁布3卷《广西壮药(材)质量标准》和1卷《广西瑶药(材)质量标准》。形成血栓通、三金片、花红片、金嗓子、青蒿琥酯、正骨水等一批知名品牌,培育了中恒集团、桂林三金、玉林制药、花红药业等一批知名企业,现有规模以上中药民族药生产企业11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区医药工业65%以上。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西充分发挥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优势,第一时间成立中医药救治专家组,制定并发布中医药治疗方案。广西确诊病例中医药参与率保持在97%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广西道地药材桂枝、藿香等为主的预防疫肺方以及芳香辟秽香囊、壮医三气养生操等中医药壮瑶医药防治方案,为全区疫情防控贡献了中医药力量。
以服务为宗旨,健全中医药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中西医结合协作机制,建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会诊制度,促进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
擦亮特色健康招牌
如今,我区已建成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公办县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有104所,床位数、中医执业人员数持续攀升,93%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提升了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
7月16日,是三伏天初伏的日子,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市民争相来贴“三伏贴”治疗。
2019年,国医大师韦贵康学术传承基地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成立,从上世纪80年代韦贵康接收第一个外国学生开始,至今已培养数百名海外弟子,“韦氏脊柱整治系列手法”名传四海。
随着全球大健康产业的兴起,广西的传统医药健康创新合作也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 上一篇:陕西水果出口东盟逆势增长 出口货值超8亿美元-广西新 下一篇:没有了
最近更新
- 广西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纪实-广
- 陕西水果出口东盟逆势增长 出口
- 组图:武警南宁支队官兵元宵佳
- 广西一高校解封?学校发布最新
- 新媒体重塑中国纪录片产业版图-
- 就在崇左!我国首次记录到冠斑
- 女人吃什么能补气血?10种常见
- 齐心绘就同心圆??广西民族大学
- 北海一货车司机不慎撞人致死 一
- 南宁市青秀区拆除高铁沿线违建1
- 高速公路夏季安全行车“六要素
- 灵山县:电商新风助脱贫 农特产
- 陆川:橘红产业未来可期 致富观
- 一周裸胸一天乳房更健康_39健康
- 广西启动第23届“推普周”系列
- 乳房有硬结或痛点不可乱揉_39健
- 2020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桂
- 广西“33消费节”(第二季)将
- 南宁交警持续“治飙” 查处违法
- 乳头疼痛原来是雷诺氏症!_39健
- 《极限挑战6》首次触电 直播带
- 广西开展打击海洋非法捕捞专项
- 专访张一山 沈放这个角色没有放
- 台风“查帕卡”携风带雨 广西启
- 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赴广州推
- 关注|广西发布最新一批人事任
- 澳门麻风病院舍档案展开幕 展九
- 走进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 重温红
- 台湾宜兰发生30年来该区最大地
- 国家大剧院“春天在线”系列音
- 港北区:多措举兴水利惠民生-广
- 从土味到洋气,微短剧“狂奔”-
- 中国戏曲学院举办系列活动庆祝
- 截至9月9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
- 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月底回归-广
- 注意啦!南湖大桥改造,夜间部
- 司机质疑桂林北收费站违规收费
- 合浦至铁山港铁路工程开工建设-
- 83岁美国艺术家个展呈现“写给
- 马山县:百龙滩镇人大代表“多
- 2021年自治区本级社保基金预算
- 临桂:两江镇以党建为引领 打造
- 宁夏新增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柳州监狱:红色经典忆党史 三行